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30日发表本·毛克题为《中国能把荒野之地变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吗?》的文章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全球网络,而靠近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是这个网络的开拓性前哨。全文编译如下:
欧亚大陆“难以涉足的极地”,是一个极易让人产生兴趣的名词。这是地球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点。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以东、中国境内的这个地方,可以让你远离任何港口和海岸线——在任何方向上至少有1550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本网注)距离,进入一片广袤的白色草原和淡蓝色山脉之间,置身于地球上人烟最为稀少的地方之一。这里位于哈萨克斯坦边缘的两条天山山脉分支之间,居住着中亚最后的一些游牧民。而在他们的身旁,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工程正在不断扩大。
在离“难以涉足的极地”大约80英里处,有一个名叫霍尔果斯的地方。在过去几年里,它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节点。它是曾被称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该倡议由中国牵头,并在数十个国家新建的工厂、油气管道和企业化城镇的支持下,建设一个由公路、铁路和海上航线组成的庞大网络。最终,这项“一带一路”倡议将把中国沿海的工厂和新兴的消费者阶层与中亚、东南亚、南亚、海湾和中东地区以及非洲、俄罗斯和整个欧洲联系起来,而所有的联系都将借助于陆路和海路网络。
霍尔果斯是这个正在进行中的工程的旗舰项目,是一个国际货运枢纽兼自由贸易区。推介者们称,它势必成为下一个迪拜。得益于其地理位置——地处中国与世界最大内陆国(哈萨克斯坦——本网注)的交界点的位置,它已经成为这个相互关联的星球上一个意想不到的先行者:一个与全球化逻辑十分契合的区域。在这里,商品可以沿着一条走廊自由地穿越主权边界,这条走廊能够将地球上的每个人纳入到一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买方和卖方的综合性网络中。
“一带一路”倡议的规模如此庞大,涉及面如此广泛,以至于对它进行描述会让人觉得是在试图描述整个地球的天气状况。该倡议中的某些单独项目横跨数百英里,本身也是极其复杂和国际性的。笔者听说,在霍尔果斯这样一个开拓性的前哨,我可以比在其他任何地方更接近于体会其远大抱负的规模。
霍尔果斯的另一个重要地标被称为“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一个兴旺的边境开放城镇,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于2011年在距离陆港大约6英里的地方建立了这个中心。在这里,不仅是货物,人员也可以自由流动。在这个免关税和免签证的区域里,愿意在海关等上一个小时的哈萨克斯坦公民被允许跨越边境进入霍尔果斯的中方一侧,在一个用围墙围起来的区域内购买便宜的床上用品和电子产品,中国游客也可以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有围墙的休闲区,购买纪念品和品尝具有该国特色的美食。
霍尔果斯口岸和“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与中国协调设立的经济开发特区的产物,即意在促进就业和投资的工业和商业舞台。中国境内有多个这样的特区——深圳是其中之一,它现在是拥有1200多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但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第一个部分存在于中国国境之外的特区。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中国已经宣布计划在海外建设更多国际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