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远荷兰”号5月2日电 特稿:一名老海员,一世“海丝”情
新华社记者闫亮
“‘中远荷兰’号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航了。”
“离港的汽笛,驱赶了多情的海鸥;缆绳也解离了我们对故土的亲昵;雷达的扫描,模糊了眺望家乡的视线,也收藏起我们对妻儿的牵挂,对父母的叮嘱。”
“中远荷兰”号政委郑明华,一位有着37年海龄的老海员,他写下的质朴文字,充满了对大海的深情,对航海的热爱,更见证着中国航海事业的时代进步。
从进口二手船到国产十万吨轮
1980年,郑明华从空军某雷达部队复员,经过短期英语和机工技能培训后,先从船舶机舱的机工干起。当时,3名海员共用一个房间,没有单独卫生间,生活条件较差。
“30多年前,船舶公司多是进口的二手船,”郑明华说,一艘万吨级货轮要配置40至50名海员,机舱工作噪音大,温度高,故障多,要24小时值班,但又没有可以用于专门监控机舱设备和机工休息的场所。
“所以,当时看到嗓门大、耳朵背的海员一定是干机舱的(机工)。”
如今的“中远荷兰”号是10万吨级的远洋货轮,由中国人设计,最低配员只需14人。机舱已实现无人值守,配有专门集控室和休息室,有空调设备。机工配备有专用耳塞,大大减轻了噪音对听力的损伤。
后来,经过自学和专业培训,郑明华获得了报务员资格,从机工转岗。这一干就是20年。船上的报务员负责船舶与外界通联,需要3至4名报务员,24小时轮流值班。
因无线电通讯受天气和距离影响大,船舶与外界联系要凭报务员“指尖上的功夫”,发一份船舶装载货的电文需要几小时。而收发莫尔斯电文要等候最佳时机,往往天气越恶劣,越需要与外界通联,而此时联系却越困难。此外,航行通告和气象预报的接收等都受天气影响。
如今,“中远荷兰”号已实现了全天候卫星通讯,报务员的岗位也随着通信技术进步而逐渐取消。2002年,郑明华从报务员转岗为船舶政委,负责船舶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和船舶的党支部建设工作,至今已有10多年。
从“洋货”流行到国货畅销
目前,“中远荷兰”号走的是从远东到西北欧的航线,来回一个班期大约70天。而在上世纪80年代,同样一条航线,需要走100多天。郑明华说,他刚当海员时,远洋海运大多是散货运输,像“中远荷兰”号这样的中欧远洋定期班轮运输不多。
时代变迁,海上远洋贸易货物也有了很大变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拉一整船货出去,只能换回几台精密仪器”。从中国出口的多是农产品原材料和初加工纺织品等低附加值产品,而进口的大多是成品油、机器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这种巨大的反差令海员们颇为难过。
如今,“中远荷兰”号装载了很多中国制造的高附加值电子、家电等产品远销欧洲,而这些中国制造备受国外消费者青睐。
郑明华说,现在国外流行“中国制造”。海员们每到国外港口“下地”(走出港区,补给自己所需物品)时,随处可见在国外销售的“中国制造”。
老海员憧憬新丝路
跟随“中远荷兰”号跑完这一趟中欧远洋之旅,郑明华将荣休故里。
作为一名航海老兵,他对海洋的眷恋与深情,化作对新丝路的憧憬。郑明华说,“一带一路”倡议让海员们很期待,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落实,中国与海丝沿线国家的贸易将更加繁荣,交流也会更加密切。
在郑明华看来,中国与海丝沿线国家贸易的增长,将进一步带动中国远洋运输事业的发展,由此刺激对海员的需求。中国海员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机会增多,这又会促进中国航海事业的进步。
目前,“中远荷兰”号所属的中远海运集团在全球投资经营码头48个,泊位209个,绝大多数分布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并初步形成了以船舶为纽带、以码头为支点、以物流业务为延伸、以航运服务业务为支撑的全球经营网络,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
记者写稿时,“中远荷兰”号航行在红海海域,预计于当地时间4日22时抵达苏伊士运河锚地。
“沿着航海家郑和的航迹;‘中远荷兰’号穿越南海、马六甲,直至印度洋;让我们一起直面风浪、快乐漂泊;让我们共同享受大海的颠簸。”
这是一名老海员对大海的深情告白,也是一名老政委的“海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