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哈合作中心哈方区域金雕广场

\

车辆驶过合作中心中哈交界线

出生在哈萨克斯坦边境小城扎尔肯特的娜依拉·茹斯兰今年刚满19岁。上午9时不到,她已搭乘班车赶到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哈合作中心),开始一天的工作。

她是在中哈合作中心工作的数百名外籍人员之一,与6000多名中国籍人员一起,他们在繁忙的边境贸易中找到了工作机会。

霍尔果斯合作中心是中哈共建的跨境边境合作中心,2012年封关运营,如今规模已达5.28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3.43平方公里,哈方区域1.85平方公里,入驻商户超过5000家,从业者超过6000人。

合作中心运营至今,贸易额超过200亿元,进出人次约1800万,日均销售额达500万元。一到周末或节假日,就能看到大量中亚客商提着捆得紧实的包裹,登上中巴车驶过交界线。而在中心里,一些年轻人则驻留务工。

娜依拉高中毕业后,经在合作中心务工的同学介绍,来到中方一侧一家名叫“巴西利昂娜”的外贸鞋包商店工作,到现在已经10个月了。

平时娜依拉主要负责与哈萨克斯坦顾客沟通。随着中亚客商的不断涌入,中方商店雇佣像娜依拉这样的中亚店员开始增多。巴西利昂娜的店长刘宝生说:“我们店主要面对中亚顾客,一般周末来的人比较多。”

刘宝生2017年来到霍尔果斯,眼下他打算再开一家门店。“中亚五国都有人来,生意越来越好。”

在合作中心中方区域,来自哈萨克斯坦的“90后”小伙子叶尔夏提·哈迪利于2015年开了一家小店,主营进口食品和格鲁吉亚红酒,主要销售对象是中国顾客,现在他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与刘宝生一样,他也计划着扩大店铺。“一年能挣十几万,我想一直在这里发展。”

许多在此“淘金”的商家都看好未来,国网伊犁公司员工杨楠告诉记者,合作中心外国商户已经占到20%,国网等企业还专门安排了哈萨克族员工负责服务。“聚丰韩国名品”免税店的店员称,“周末和放假的时候人特别多,主要是中国人,高峰能从6月持续到11月”。

霍尔果斯,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清光绪七年(1881年)正式通关,是中国最早向西开放的公路口岸。如今,越来越多来自中亚各国的“淘金者”在此积累财富、创造财富。

掌握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的娜依拉现在正在学习汉语,“我希望留在这里工作,等攒够钱以后,在这里开家食品店”。

(原标题:霍尔果斯中哈边贸上愈发活跃的中亚“淘金者”)

 作者:齐易初 段敏夫

编辑:刘梦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The Belt and Road lnternational Think Tank) 由包括“一带一路”成员在内的各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官员、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家、社会名流和国内外媒体记者组成。

官方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