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7.png 

  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延长线项目工地上,当地工人正在搭建脚手架。
  本报记者 苑基荣摄

  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是中国和斯里兰卡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该项目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19亿美元优惠贷款,全部由中国企业承建,总长96公里,分为4个标段,从2016年1月开建,计划在2019年10月总体完工。本报记者近日走进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斯里兰卡分公司承建的二、三标段,感受中国企业与当地共同发展,为这个国家和当地百姓带来的巨大变化。

  从科伦坡至汉班托塔港行车时间将大大缩短

  挖掘土方、填筑路基、铺设沥青……目前,四个标段上的中斯工人共奏一首劳动协奏曲:作为搭建主体框架的工程,公路全线桥梁和涵洞已经基本完工;二标段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40%,将于2019年10月底竣工;三标段完成了总工程量的70%,将在今年11月竣工。

  这条高速延长线以斯里兰卡第四大城市马特拉为起点,终点是汉班托塔港和机场,建成后两地通行时间将从目前的两个多小时缩减至50分钟。借助这一延长线,首都科伦坡、汉班托塔、马特拉和旅游城市高勒四个大城市将得以实现高速公路连接。

  这一工程为斯里兰卡带来了多重利好。首先是提升了斯里兰卡互联互通水平,有助于挖掘国家整体发展优势。其次,将提振斯里兰卡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科伦坡至汉班托塔港的行车时间从目前的4个多小时缩至两个小时左右。科伦坡和汉班托塔两大港口之间的物流和人员往来加速,有利于斯里兰卡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斯里兰卡公路开发局南部高速项目主管坎德穆比对本报记者表示,着眼于斯里兰卡经济发展,汉班托塔港已被列为国家战略发展重点之一。由于南部高速延长线能够实现科伦坡与汉班托塔港之间快速陆路联通,为后续汉班托塔港工业园区和自贸区建设奠定基础,将助力斯里兰卡抓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巨大发展机遇,向建设“南亚经济中心”的目标迈进。

  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2015年7月在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项目启动仪式上着重讲道,该项目完成后,从科伦坡至汉班托塔港的行车时间将大大缩短,极大便利两大港口和贸易区之间的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当地舆论认为,南部高速延长线为汉班托塔港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将有力带动公路沿线经济发展,造福当地百姓。

  “中企带来了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理念

  在项目培训基地里,60多名工人坐在宽敞的工棚里倾听一位工程师讲解施工注意问题。在基地的高空坠落体验馆,一名工人登上二层的房间,随着“砰”的一声,这名工人从二楼“坠落”,通过这样的培训,工人们学到了遇到类似事件的处置办法。

  斯里兰卡南部高速项目工地上,绝大部分工人原本是当地农民,并没有建设高速公路的经验,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为此,中建斯里兰卡南部高速项目部专门成立了安全教育示范与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培训基地还专门组织编写了英文与僧伽罗文双语培训教材。

  现场讲解的工程师沃拉斯告诉本报记者,原来工地施工只是下命令,现在通过基地安全示范和培训,告诉工人工作流程是什么、如何避免事故以及遇到问题后的处置方法,“中企带来了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理念”。

  截至目前,培训基地已培训近300名员工,举办了2场考试,共有53人参加考试,25人最终获得了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该基地也引起了汉班托塔市的关注,汉班托塔市市长前来参观,并组织学生和警察等观摩培训,目前参观者已经超过2000人次。

  全部项目为当地提供2万余人次就业

  清晨,记者踏着雨露走进汉班托塔市帕拉斯萨镇赫里拉达村村民萨达斯的家里。篱笆上爬满了牵牛花,树干上挂着菠萝蜜。新房掩映在椰树和胡椒树丛中,萨达斯5岁的小儿子正在院子里玩耍。房间客厅里新沙发的塑料包装还没有拿掉,电视也是刚刚购置的。萨达斯今年40岁,他曾在卡塔尔多哈做司机,一干就是9年,不仅远离家人,每月4.5万卢比(1人民币约合24.7卢比)的工资扣除食宿费用,基本所剩无几。2007年他就买了地准备盖房,但一直拖着无法完工。

  儿子3岁时萨达斯回到斯里兰卡,在南部高速延长线中建项目部做了司机,月工资5.5万卢比。与在多哈相比,萨达斯上班的地方离家只有500米,与家人在一起,工资攒下来用在孩子上学和建新房上。来到中建一年多就把剩下的新房全部建好,记者到访时正在装修。“原来在国外漂泊,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头。回国在中国企业工作后,与家人在一起,日子越过越好。中国朋友为我们修了一条致富路。”萨达斯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南部高速延长线是斯里兰卡第三条高速公路,也是该国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全部项目为当地提供2万余人次就业。中建斯里兰卡分公司南部高速延长线项目执行经理刘全兵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在中建承建的二、三标段工作的当地工人超过2000人。

  距离赫里拉达村不足两公里的达尼伽马村村长噶米尼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修路征地开始时一名村民二话不说将前来协商征地的业主赶出家门,“我连车都没有,修什么高速!”但这名村民很快改变了看法,因为他的儿子在修路工地找到了工作。达尼伽马村1300余人,450余人在南部高速延长线工地上工作。原来村里人祖辈务农,生活贫穷,现在因为修路挣到了钱,全村245户中有60余户近两年重修或新建了房子。之前家境稍好的人家才会有自行车,现在全村几乎家家买上了摩托车,80余户家庭买上了小汽车。“我喜欢这条高速路,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条路富了起来。”噶米尼喜笑颜开地说。

  

本报赴斯里兰卡特派记者  苑基荣

责编:杜燕飞、王静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The Belt and Road lnternational Think Tank) 由包括“一带一路”成员在内的各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官员、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家、社会名流和国内外媒体记者组成。

官方手机站